2025年4月18日,泰山学堂于中心校区数学楼301-5报告厅举办“自旋一百周年”学术报告,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李夏卿教授对自旋理论进行介绍与展望。泰山学堂专职辅导员张志远以及物理取向的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

2025年正值自旋理论提出一百周年,李夏卿教授在报告中系统回顾了粒子物理的核心进展。报告从基本粒子与四大相互作用切入,重点剖析了强力的量子色动力学理论,阐释了夸克、胶子通过“色荷”结合形成质子与中子的机制,并探讨了质子自旋难题:夸克自旋的作用,胶子贡献及轨道角动量的未解之谜。李夏卿教授介绍了深度非弹性散射等实验技术,并结合团队在极化³He核技术上的创新,展望了电子-离子对撞机的研究潜力。在互动环节,李教授耐心地与学生们讨论了极化电子散射实验的相关问题,并鼓励学子保持好奇、勇于挑战前沿难题。

本次报告系统梳理了自旋研究的百年历程,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与对研究前景的展望,充分激发了青年学子对粒子物理的探索热情。李夏卿从泰山学堂的优秀毕业生成长为学术精英,又以反哺育人的方式为学弟学妹们打开认知视界,体现了泰山学堂“家文化”的薪火相承,为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李夏卿,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201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泰山学堂,2020年于杜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21-2023年于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2024年2月至今任职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从事中高能核物理实验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核子结构和氦-3自旋极化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