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山东大学2016年度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中学生英才计划”)拜师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副校长胡金焱出席仪式并讲话。本科生院院长赵炳新、泰山学堂副院长吴臻、本科生院副院长兼化学学科导师张树永等参加拜师会,泰山学堂专职副院长刘振美主持会议。
胡金焱在致辞中首先对入选2016年度第三届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同学表示祝贺,他希望入选计划的学生以兴趣为导向,以科学追求为目标,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加强与导师的交流与沟通,挖掘科研潜力,通过这个平台得到多层次、全方位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对科技知识的认知与探究能力。吴臻介绍了山东大学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的实施情况,重点介绍了2014和2015年度两届英才计划培养中的特色、成果,以及本年度导师团队、指导小组、培养方案、指导方式、科技活动计划等情况,特别是第一届英才计划的学生在2015年的高考中有四位考入了泰山学堂,也为今后不断探索中学培养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奠定了基础。
会上,导师代表、生命科学学院王仁卿教授,2015届优秀学员代表、实验中学学生许腾,2016届新生代表、历城二中学生赵惠欣分别发言。各位入选2016年计划的学员将自己的拜师帖献给导师,郑重承诺珍视机会,主动学习,争取早日成才。拜师会结束后,张树永教授为学生们作了题为“科研漫谈”的学术讲座。
来自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城第二中学、章丘第四中学的30位入选学生,山东大学13位导师及部分高中教师、学生家长等70余人参加了本次拜师会。
“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旨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支持参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20所高校与中学对接,开展早期基础科学人才发现和培养。通过“名师带高徒”的方式,经过高校教授的兴趣引导、习惯培养,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等方式,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学潜质的优秀中学生。山东省“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自2013年6月启动,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大学共同实施。通过学生自主报名、中学筛选推荐、网上初审和山东大学组织专家面试等环节,最终确定入选学生。



